15828111947
当前位置:领登网  -  本地文章  -  深度

东数西算掀起的淘金热,跑偏了

2022-03-02 19:58:05

来源:正经社

文丨宋清华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政府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以来,数据中心IDC板块、温控设备、ICT设备/光模块、电力设备、运营商与光通信等相关产业受到了资本的热捧,背后的逻辑是东数西算工程的新基建特性,每年投资体量会达到千亿元的乐观预期被大量传播,甚至有专家估计这些投资的拉动作用将会达到八倍。

但实际上,东数西算本质上解决的是存量优化问题,是提高西部绿色能源利用效率、解决东部数据算力问题。在这个语境下,东数西算的基建工程是把原本在东部的数据中心产业转移到西部资源丰富、气候环境适宜的地方,比如,中国电信原先在北京亦庄有一个投建3000个机架的计划,被迫关闭是因为缺少供电配额。以后,它就会借机到西部去建设,并且进一步优化东西部比例,使数据中心由现在的7:3调整到6:4。

因此,《正经社》分析师认为,资本眼下热炒的东数西算基建工程,只会有少许增量市场和产业联动效应,但带动效应有限,市场总量有限。而真正的“金矿”,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实现路径以及这对数据应用带来的巨大价值,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主旨,是打通数据孤岛,降低数据成本,提高数据算力,进而激活中国金融科技、AI等数据应用产业。这个过程,不是通过基建“8大算力枢纽+10个集群”就可以完成的。

0 1

始末

2016年10月,大领导提出了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构想。经过接近四年的筹备,2020年5月,发改委将其纳入年度重点任务。这期间,大领导在多个场合从国家战略高度重申了其重要性。

此后多部委联动,研究、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落实,将最初以“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为目的的政务体系,逐渐延展到区域、政企、行业等方面的协同,进而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

这意味着,旨在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垄断的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的建设大幕正式拉开。

总体框架由五大体系组成,包括国家“数网”体系、“数纽”体系、“数链”体系、“数脑”体系、“数盾”体系。

1、国家“数网”体系:主要是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重点解决过去十几年里中国东、中、西部算力资源布局存在的问题,比如算力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西部绿色资源与东部数据算力未能联动发展,区域间割裂严重形成信息孤岛。东数西算工程承载了国家“数网”体系的具体任务建设。

2、国家“数纽”体系:目的是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这对于中国大量数据应用生态链中前沿科技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AI、金融科技大都受限于数据、算力的问题。国家“数纽”体系的建成,将会解决企业对平台的安全与信任问题、供需对接问题,以及会出现的跨云业务迁移困难等问题。

3、国家“数链”体系:致力于数字供应链的打造,加速数据流通融合,解决数据资源流通共享要件体系缺失问题。目前,“政-政”“政-企”“企-企”等各个通道间的数据孤岛问题是制约大数据产业生态高效发展的重要障碍。数据要素市场活跃的动能来自数据流通、数据资源的流动性。只有让数据流转起来,发挥数据的“可重复”“可循环”的使用效力,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4、国家“数脑”体系:致力于数据智能应用的实现和创新,比如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存在着对经济社会运行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政府智囊团与管理层的宏观决策和风险研判水平受限。国家“数脑”体系的完成会以“行业数据大脑”和“城市数据大脑”为首要任务,但这个过程势必也会促进商业大数据的智能应用。

5、国家“数盾”体系: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强化对算力和数据资源安全防护。

总体来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五大体系会承担国家宏观治理的政策工具效能,以及全国商业、民用等市场化大数据工程的建设体系。

02

价值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可以推动政企算力资源和市场数据资源融合发展。这个过程涉及数据中心、云服务、数据流通与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全部环节。不论是宏观治理工具还是市场化大数据工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都是要通过促进数据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实现。

在国家“数链”体系部分我们已经简单介绍,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而交易是数据流动的必要条件。数据交易、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数据经济的关键点在于实现数据要素的市场化。

因此,在算力资源方面,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支持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成本低廉、覆盖面广、可靠安全的公共算力服务。但政府决策层也会支持企业发挥市场化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更为专业的行业算力服务作用。

在数据资源方面,数据孤岛是全世界大数据发展的难题。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架构,是有可能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全国数据资源流通“一盘棋”的。这其中包括政企数据平台化对接,跨地区、跨行业数据资源融合,打通全国的数据供应链,实现“政-政”数据共享、“政-企”数据开放、“企-企”数据流通,等等。

值得单独一提的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要构建起数据资源可信流通环境,而在规划中已经明确的是要用安全计算、联邦学习、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手段来保障实现可信环境。

由此可见,在数字经济、智能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前沿科技概念带动的人类数字化发展趋势下,上述任务、目标及其过程通过对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安全评估保障、产业布局优化、关键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制定、应用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进程所构建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化工程项目,而且是一个破除制约中国大数据发展瓶颈、营造适应大数据发展生态的顶层设计,这是从构建完善适应数字化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高度来进行的。

2021年7月,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宣告一体化战略开始落地。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推进实施算力一体化,各行业数据中心一体化联通调度,也会因此加强,还可以促进多云之间、云和网络之间、云和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联动,构建算力服务资源池,等等。

从市场的角度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完成将会降低企业使用数据算力的成本,提高企业使用数据中心和数据资源的便利性,尤其是对AI、金融科技等强需求大数据的前沿产业,意义重大。

以AI为例,智能感知、智能交互和智能决策是目前应用场景的三大类。在这些场景中,AI要真正落地实现商业化,就需要降低算力成本,否则在落地时AI会因为成本过高而失去商业价值。

一度受到资本热情追捧的AI+制药,后期发展乏力,其制约因素也主要在于数据,因为优质的数据才能达到AI训练模型的需求,而药企掌握着新药研发领域的主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AI+制药创业项目获取优质的数据、建立研发数据标准体系完善数据是很难完成的。

0 3

难点

显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完成势必打通数据孤岛、降低数据成本,激活中国金融科技、AI等数据应用产业。

问题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如何才能建成?

时间进入此次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已完成总体布局设计。注意,在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10个集群”的架构下,这里也只是完成了总体布局设计。承前所述,如何最终实现,绝不是基建工程就可以完成的。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对此有深入的调研著述,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前沿课题,全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花费巨额资金投入攻克这个难题,但是面对目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思路,至今尚未有成熟的研究成果能够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和集成分析。

从2010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就提出FDCCI(联邦数据中心整合计划),试图推动数据中心的大型化、一体化,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寄希望于通过运用“云计算优先策略”,减少数据中心的数量以及设立阶段性关闭数据中心数量。

对于实现路径,欧美政府都有很多实践。在数据开放、数据中心建设与应用等方面,欧美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美国国防部,每年投入的经费高达2.5亿美元,以海量数据的新方法研究推动数据公开,推动大数据技术从科研向应用转化。

此次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之前,中国相关部门和学者也在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框架性理论架构,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数据中心包含的主要模块进行探索和设计,并试图借鉴发达国家支持数据中心优化发展的经验——显然,国外在数据开放、科学数据、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实践进展较快。

通过对全球及国内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研究,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和痛点,提出了参考意见。其中一个课题,是政府主导的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如何依靠市场力量共同完成。当然,在这方面,目前并没有成体系的方案,也没有很好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极大地这考验着顶层设计者和执行部门的智慧。

在前述叙述的顶层设计中,我们明确这不是一个政府治理的数据平台,而是打破数据孤岛效应、打通全国的数据供应链,实现政企合力完成、政企共享数据的平台。优秀的科技创业公司和目前掌握着大量数据已经拥有很好的数据算力的互联网大厂,如何参与,或者是否有意愿积极参与进来,最终决定着中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成色。

在资本集中在存量市场优化的基建产业链条之时,一体化数据中心需要更多的资本加持、更多的优秀行业精英参与进来攻克难题。个中要义,借用奥巴马试图呼吁美国企业家投资新能源以拉动经济走出金融危机时说的话,就是:“你可以在实现梦想拯救世界的同时赚到钱!”【《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添加微信号fxyayaya或后台留言,新文章发布24小时后可进行转载

15828111947
  • Q Q: 755277197
  • 微信: wendawen520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领登网”版权所有  |  ICP证: 蜀ICP备15006691号-97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4.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